词条 | 九江头槽绦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九江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ous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 Yeh,绦虫纲,头(绉)槽科。体中型,半透明乳白色,长50~170 mm。头节肥大,呈心脏形,有一个明显的顶端盘和两个发育良好肥大的深槽。节片分节明显或不明显。成节有精巢50~90个,排列于两侧。卵巢位置在近节片的后端。子宫宽大,迂曲于节片中央。卵椭圆形,淡褐色,有盖。成虫寄生于淡水的鲩、鲢等鱼苗的肠内。卵随鱼类排入水中,孵出钩球蚴,被中宿主剑水蚤吞食后,脱去胚膜,内含的六钩蚴穿过消化道至血腔发育成原尾蚴。幼鲩等因吞食含原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原尾蚴到达鲩的肠内,脱落尾器变成为裂头蚴,再发育为分节的幼虫至成虫。病鱼常浮头、张口,故又称“干口”。幼鱼感染率可达100%,死亡量大。预防方法,可结合清塘,用石灰或漂白粉杀灭剑水蚤及虫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