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鹿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426 鹿茸

关东三宝之一,贵重动物药材。向以茸毛细美,茸质肥嫩,加工精细,滋补效能高而闻名于世。是长在雄鹿头额上、尚未骨化的鹿角。鹿三岁时便可取茸。吉林省出产多。现对野鹿进行驯养。

鹿茸lurong

雄性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嫩角。质地松脆、外被有柔软细小绒毛的皮肤包裹,特称鹿茸。内含有激素样物质及骨质、胶质、蛋白质、钙、磷、镁等成分。为名贵中药,有强身健脑、增强心脏活动的功能,也可防治神经衰弱。皮肤上有充分血液供应,可使鹿角不断增长,当鹿角的绒毛脱落后,角即骨化成光裸的鹿角。


图240 鹿茸

鹿茸

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外表有一层绒皮,里面是软骨和血管,血管中充满血液,其营养和药效成份就蕴含在血液之中。据科学测定分析,鹿茸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胶质、碳酸钙、镁、锰以及各种内分泌激素,能增强人体机能和心脏活动,有消除心脏疲劳和加速创伤癒合等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人们就已发现鹿茸的医疗效能。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阴,强筋健骨,治疗一切虚弱、耳聋、目暗、眩晕、虚痢等疾病。”雄鹿从两岁起开始生茸角,三岁即可取茸,每年可取一对茸角。单枝的茸角叫“毛桃”,双枝叫“二杠”,三个枝叉叫“三叉”。一般每年只收一次,在春夏两季之间。个别的可在冬季雪后收第二次,称“雪花茸”。鹿茸制品饮誉中外,深受欢迎。长白山是梅花鹿的故乡,为了发展鹿茸生产,吉林省还兴建了不少人工养鹿场,如左家特产研究所养鹿场和龙潭山养鹿场等,既增加了鹿茸产量,又为旅游观光者提供了好去处。

鹿茸

为脊椎动鹿科梅花鹿、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主产于我国东北、内蒙、西北、西南地区,现多为人工饲养。甘、咸,温。归肝、肾经。有补肾助阳,生精益血,强筋健骨,调理冲任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肾阳不足,形寒畏冷、阳萎早泄、宫冷不孕、遗尿尿频。单味研末、泡酒服,或配人参、附子、肉桂、首乌、肉苁蓉等煎服。
❷肝肾不足,筋骨萎弱,腰酸腿软,步履艰难,单味鹿茸炖服、浸酒,或与桑寄生、川断、杜仲、菟丝子、五加皮等相配煎服。
❸崩漏、带下。对肝肾不足,冲任虚寒,经多色黑或崩漏下血,常与当归、阿胶、艾叶、小茴香等相配;白带清稀,绵绵不断者,可与白芷、白蔹、乌贼骨、乌药同用。
❹痈肿疮毒溃后久不收口,或外伤,手术后久不愈合。单用鹿茸研末、浸酒,或煎汤服均可。也可与当归、黄芪、骨碎补、续断等相配。
❺肿瘤病人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均可以本品适量煎服,以补助正气。
❻身体虚羸,神疲消瘦。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有阴阳并补之妙用。凡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初愈者,皆可用之。以少量常用为宜。尤适于老年体虚者。本品药性偏温,凡温热病,或阴虚发热者慎用。

鹿茸

名贵药材。“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一说为人参、貂皮、鹿茸)之一。鹿茸即雄鹿头上未骨化之茸角。每年春季,成年的雄鹿开始生出幼角,初为短枝,继而分叉,毛绒绒的,像两只红珊瑚,格外鲜艳。这时将其采收下来,便是鹿茸。鹿茸被采后,经过两月左右,又生新角,至秋又可采收。春秋两季鹿茸,以春季品质更好。鹿茸的种类很多,按鹿种的不同,可分为花鹿茸、马鹿茸;按茸形可分为花二杠、花三杈、花再生、花初角茸等;按取鹿茸方式与加工方法,又分为锯茸、砍头茸、带血茸、排血茸。鹿茸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具有舒筋活血、强身健脑、滋阳补肾、调节新陈代谢的显著功效。鹿身百宝,鹿肉营养价值极高,为高级酒宴上的名贵食品;鹿皮是制革工业的优质原料; 鹿尾、鹿胎、鹿内脏均是滋补强身之良药;鹿血、鹿筋是制药的上好原料;鹿鞭《本草纲目》中将其与鹿茸并列为上品,具有补肾气、安五脏、壮阳气之奇效。鹿的种类很多,其中以梅花鹿更珍贵。主要栖息在针阔叶混交林或山地草原和森林边缘。东北的大、小兴安岭,特别是长白山广大区域为野生鹿的主产区。现人工驯养鹿的数量逐年增多。

鹿茸antler,velvet antler

公鹿额部生出的已形成软骨又尚未骨化的嫩角。鹿茸的茸皮柔软、长有天鹅绒色的茸毛,是真皮衍生物,分杈多枝。茸的内部是致密结缔组织、软骨组织与骨组织,布满血管,有血液流通,可以输送营养,生长速度很快。每支鹿茸由茸根、主干、眉枝和数个侧枝构成。鹿茸在主干上分生侧枝以后称为杈。新鲜的鹿茸含水分45.6%、有机物20.7%和灰分33.7%。成品茸中含水分12.11%。成品茸的有机物内含有蛋白质72.82%、脂肪6.55%、碳水化合物20.63%,还有雄茸胶脂、胆固醇和硬骨素等。在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灰分中钙8.26%、磷18.24%。鹿茸血中含有大量性激素和维生素。鹿茸在中国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各种生理机能活动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性机能障碍、前列腺萎缩症、妇女更年期障碍、创伤和溃疡等症均有疗效。鹿茸还能增强胃肠蠕动和促进分泌功能,加强肾脏的利尿作用。

鹿茸外部形态及名称

a. 梅花鹿三杈茸 b. 马鹿四杈茸

1. 角基(草桩) 2. 珍珠盘 3. 锯茸部位 4. 茸根 5.主干 6. 眉枝(门桩) 7.虎口(大虎口) 8. 第二眉枝(二门桩) 9. 小虎口 10. 第二侧枝 11. 第三侧枝 12. 嘴头

鹿茸

常用中药材,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角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梅花鹿幼角习称花鹿茸 (黄鹿茸),马鹿幼角习称马鹿茸 (青鹿茸)。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性温,味甘、咸,具有生精补髓、益肾助阳、强筋健骨等功效。四川主产马鹿茸。有人工饲养。采制分锯茸和砍茸两种,锯茸从雄鹿第三年后开始,每年可收1次或2次; 砍茸适宜于老鹿,一般在6月~7月采收。花鹿茸以粗壮、主枝圆、顶端丰满、质嫩、毛细、皮色红棕、有油润光泽者为佳,马鹿茸以饱满、体轻、毛色灰褐、下部无棱线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脑素、雌酮等。

鹿茸

生长于牡鹿头顶两侧,东三省特产,属名贵药材。其性能既有通经活络祛风寒之奇功,更有养血补气滋阴壮阳之特效,素与人参、貂皮合称“东北三宝”。东北盛产梅花鹿和马鹿。在清代,鹿只是满族和八旗兵行围中的主要猎物。鹿茸以外,鹿尾、鹿鞭、鹿筋、鹿心以至鹿肉,也都是贡品,满族人正是靠恭进鹿茸等各宗贡品,从朝廷处获得大量的 “颁赠”、“赏赐”,如布匹以及其它生活日用品。是以鹿茸在满族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随着大量射取,鹿只渐少,为确保贡品,至清代后期,变射猎为窖猎,取活鹿蓄养,始于 “东流水”(今东丰县等地)一带,野鹿遂变成了家鹿。

鹿茸
主要责任者: 周桂琴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 天津
字数: 153 千字
页码: 1-154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R282.74
装帧: 简
语种:中
定价:18.80
出版时间:2009-1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十大名中药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十大名中药丛书之一,共收录48条词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