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36 麝

又称“香獐”、“獐”、“獐鹿”。偶蹄目,鹿科。体长80—90厘米,尾较短,长4—6厘米,重约10—12公斤。耳长直立;雌、雄均无角。前肢短,后肢长,蹄小。雄性上犬齿发达,弯曲外露形成“獠牙”,雌性上犬齿小不外露。体呈棕色,背部较深;有的黑褐色,具不明显的土黄或肉桂色条纹和斑点。雄性脐与阴囊之间有麝香腺,发情期,特别发达。栖息于多岩石或针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中。性胆怯,孤癖,不集群。常夜出觅食野草、苔藓等。1.5岁性成熟,11—12月间交配,5—6月生殖,每胎常1仔。雄性成年后可产麝香,鲜时为黑褐色软膏状,干后成褐色粉末,具强烈香气。含麝香酮、多种甾醇、甾体激素、雄素酮等。有促进腺体分泌、兴奋神经系统、利尿等作用,可使呼吸、心跳加速,能助昏迷病人苏醒。其水溶液可兴奋子宫,引起流产,还具活血散瘀及止痛等作用,为名贵药材。我国已行人工驯养与人工活体采取麝香。根据体型大小与毛色分为三个种:麝,体最大,掌骨长超过12.5厘米,体毛深棕褐色,分布于东北、甘肃、青海、四川。马麝: 掌骨长11—12厘米,体毛灰褐色,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林麝:体最小,掌骨不超过9厘米,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等地。他们的生活习性与应用价值皆相似。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麝sheMoschusmoschiferus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麝科。体长65~95厘米,体重约8~16公斤。尾很短,长4~6厘米。前肢较后肢约短1/3~1/4,蹄小而尖。雌雄麝都无角,耳较大。体毛深棕色,有的呈灰褐黑色,带有不甚明显的土黄色条纹和斑点。雄麝上犬齿形成“獠牙”,下弯于唇外,雌麝上犬齿小。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香腺,在发情季节特别发达,故称为麝。不群居,夜行性。以裸子植物的嫩枝叶、苔藓、野草为食。我国东北、甘肃、青海、四川等省的山区均有分布。麝香腺分泌的麝香,可作药用和香料用,现可活麝取香。肉可食,皮可制革。麝又称香獐,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图452 麝

麝musk deer

Moschus moschiferus L.,又称香獐子。具有很大经济意义的高山野生动物。可以人工驯养,并能活体取香。中国分布广泛,以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最多。有人在近代分类学上把麝列为偶蹄目麝科。体形小,公麝体重8~17 kg,母麝7~12 kg,身长65~95 cm,肩高50~60 cm。耳长直立,眼大,吻端裸露,无眶下腺。后肢比前肢约长1/3。背呈拱状。四肢细长,尾短不发达。成年麝毛色多为深棕色或灰褐色,幼麝毛色深棕,斑点显著,密集于体背及体侧。栖息地随季节变化而异,怕热不怕凉;胆小、性急、孤僻、动作灵活,善跳跃,生活有规律。昼隐夜出;采食、饮水、休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时间。性成熟期,公麝为2岁,母麝为1.5岁。第一次配种年龄为2.5岁或3岁。发情季节多在冬季。人工饲养下公、母配种比例为1:3~5。怀孕期平均为185天。每胎产1~3仔。寿命可达15年以上,利用年限12年左右,以3~8岁的生产力最高。公麝从1岁开始分泌麝香,1.5岁公麝平均可产成熟湿香7.2 g,干香5 g多;5~10岁公麝产香量平均每头年产湿香14.2 g,干香8g多。如以1头1生计,可生产干麝香100~150 g。活麝取香,对麝体和其繁殖无不良影响。

珍稀动物。又名 “香獐”,主产于湘南、湘西一带山地,尤以新宁舜皇山最多。毛色深棕间橘红色,腹部黄白色,背上有两条醒目的白纵纹或椭圆花斑; 体形较小,身长65~95厘米,体重8~13公斤。雄麝犬齿突出唇外向下微曲。雄麝鼠蹊部有香腺囊,分泌一种皮脂状颗粒,即麝香,含有麝香酮等芳香物质,为高级香精原料,又具有镇定、强心、开窍、辟秽、通路、散淤等功效,为名贵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