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环带jiǔhuándài
帝王贵臣所系腰带,鞓上钉缀有小金环的金銙九个。源于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鞢
带,隋代规定专用以王侯贵戚,有别于天子的十三环金带。入唐以后改制:上自皇帝,下至士庶,礼见朝会通可使用。沿用至辽代。《隋书·礼仪志七》:“侯王贵官多服九环带,惟天子加十三环,以为差异。”《旧唐书·舆服志》:“其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自贞观已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唐革隋政,天子用九环带,百官士庶皆同。”宋欧阳修《谢致仕表》:“头垂两鬓之霜毛,腰束九环之金带。”《辽史·仪卫志二》:“皇帝柘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起自宇文氏。唐太宗贞观以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宋史·舆服志三》作“九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