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土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土汤理血剂之一。出自《金匮要略》。灶心黄土150克、甘草(炙)30克、干地黄30克、白术30克、附子(炮)30克、阿胶(化)30克、黄芩30克。水煎取汁和阿胶冲服。马、牛200~350克;猪、羊50~100克。功能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主治脾阳不足,大便下血。方中灶心土温阳健脾,收涩止血;附子、白术温阳健脾;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芩防止白术、附子之温燥太过;甘草调中。诸药合用,既能温阳健脾,又能养血止血,无伤阴损阳之弊,共奏温脾止血之功。 黄土汤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制。由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各三两,灶心黄土半斤,水煎服用。有温阳健脾、养阴止血的功效。凡脾气虚寒、大便下血、及吐血、衄血、妇人血崩、血色黯淡、四肢不温、面色痿黄等症,均可投治。北宋著名儿科医生钱乙作太医时,有一次皇子仪国公得了一种叫 “瘈疭” 的病,表现为手足抽动不安,并伴有高热、呕吐泄泻等症状。钱乙察色按脉后,就以黄土汤治疗,很快就治好了皇子的病。宋神宗听说爱子痊愈,非常高兴,就召见钱乙,并问他: 为什么黄土汤能治皇子的病? 钱乙详细地予以解答: 皇子的病是由于热盛伤阴,脾胃虚弱,以受风火相煽所致,故症状可见四肢抽动。现用黄土汤,以土胜水,水平则风自退,诸症可消。用五行相胜的理论解释的十分清楚,而在宋代,五运六气学说较为盛行,宋神宗也对五运六气很感兴趣,听到这样既符合医理,又运用五运六气相关内容的病因病机及治则大法的叙述,自然格外高兴,当即提拔钱乙为太医丞。黄土汤一方也因此格外出名。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中,就专门转载了黄土汤,并扩大了它的治疗范围。 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由甘草9克干地黄9克白术9克附子9克阿胶9克黄芩9克灶心黄土30克组成。先煎灶心土取汤,再煎余药,温服。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主治牌阳不足,大便下血,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亦治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属牌阳不足者。现多用此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肠炎出血,而见脾阳不足,脾不统血征象者,每收较好疗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