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肠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肠石东汉时期皇帝及诸侯王所用的筑墓石材。西汉时期的皇帝及诸侯王死后,均用木结构的“黄肠题凑”埋葬。随着砖室墓和石室墓的兴起,到东汉时期便出现了以石材取代木材的做法,于是“黄肠石”应运而生。《后汉书·礼仪下》载,建造陵墓时,“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考古中已发现多座黄肠石墓,河北定县一东汉诸侯王墓中出土黄肠石四千多块,大部分凿成近方形,长宽各一米左右,厚约零点二五米,其中一百七十四块有铭刻或墨书文字,内容为进贡石材的县名和石工的籍贯、姓氏等。黄肠石垒成题凑,围绕在砖构墓室的外侧,在砖室上面又平铺石块三层。周进《居贞堂汉晋石影》著录了邙山上出土的黄肠石十三方,均刻有东汉时期的年号。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载: “汉黄肠石,刻永建、阳嘉年号,出土处在洛阳城东北三十里邙山岭上耀店村、后沟村、三十里铺村、象庄村一带。”邙山是东汉皇陵所在地,这些黄肠石应是属于帝王或贵族 “黄肠题凑”墓中的遗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