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黑旗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黑旗军

❶宋景诗领导的农民武装。咸丰十一年(1861年)山东堂邑(今聊城西北)、馆陶等县爆发农民起义,以“天龙八卦教”形式进行组织和领导。宋景诗所部属坎卦,以黑旗为帜,号黑旗军,进攻附近各县城,远近震动。
❷刘永福领导的武装。同治三年(1864年),刘永福率所部二百余人,加入了以吴亚忠为首的反抗满清的军队,驻广西西部的安德,在安德北帝庙前举行了祭旗仪式,所用的旗是七星黑旗,从此刘永福所部武装常执黑旗作战,故被称为黑旗军。同治六年(1867年)刘永福在越南六安州建立“中和团黑旗军”,配合越南军队抗击法国侵略军,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屡立战功。

黑旗军

❶宋景诗领导的农民起义武装。1861年山东西部白莲教举行抗清起义,旗分五色,宋景诗部领黑旗,故名。1863年8月失败。
❷刘永福领导的武装。见“刘永福”。

黑旗军

清朝末期刘永福领导的抗法武装队伍,以太平天国时期桂南地区天地会首领吴凌云、吴亚忠领导的壮族农民起义余部为基础组成。因以归顺州安德圩关帝庙里的七星黑旗图象为旗号,故称黑旗军。1867年(同治六年)农民起义失败而退入越南北部,以保胜为根据地进行活动,主要将领黄守忠、吴凤典均是壮族人。1873年(同治十二年)冬,法国侵略军攻占河内,刘永福黑旗军应越南王朝的请求开赴河内抗法,于纸桥歼法侵略军,斩法军上尉司令安邺,刘永福受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1883年(光绪九年)五月,法军再次攻占河内等红河三角州一带,刘永福黑旗军在河内纸桥与法侵略军激战,大败法军,击毙其上校司令李威利、副司令韦鹥,黑旗军威震海内外。1885年春,黑旗军与西线清军配合作战,大败法侵略军于临洮等地。1885年3月,由于清政府的投降政策,抗法斗争不败而败,黑旗军被迫撤离回国。1894年,日本侵占我国台湾,刘永福黑旗军又奉令赴台湾抗日,在台南一带打击日本侵略者,因孤军无援而撤回,后守广东南澳。黑祺军抗法、抗日,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

黑旗军

清末刘永福(1837—1917)领导的抗法武装。以太平天国时期壮族农民起义吴凌云、吴亚忠余部为基础。1867年更名,在中越边境活动,主要将领黄守忠(1839—1906)、吴凤典等均壮族。1873年法将安邺(Marie Joseph FranoisGarnier,1839—1873)侵北越时,应邀抗法援越,歼敌主将安邺及其全军,刘受越南阮氏王朝封为三宣副提督。1883年又于河内城西获纸桥之役大捷, 击毙法军主将李威利 (Henri L Riviere,?—1883), 被越南阮氏王朝封为一等男爵。中法战争时, 为抵抗法国侵略者受清政府收编,参加战斗,屡立战功。1894年移驻台湾,次年在台南抗击日军,因孤军无援撤回广东。

黑旗军

❶宋景诗*领导的农民起义武装。
❷刘永福领导的武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