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鼗tao又作鞉、鞀(tao)。古代鼓的一种。《尚书·益稷》有“下管鼗鼓”的记载。《周礼·春官·小师》载,为小师掌教的乐器之一。郑玄注:“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敦煌壁画中唐112窟、159窟的伎乐图中可见其图像。新疆*伯孜克里克石窟壁画中有描绘。近 货郎鼓、拨浪鼓即鼗。用棒贯穿鼓筒。串装多鼓,称之为路鼗、灵鼗、雷鼗。 鼗中国古代击乐器。为鼓类之一种。又称为“鞉”、“鞀”及“鞞”。大者为鞞,又称“麻”,小者为鞀,又称“料”。其形制为: 鼓身以木棒穿之为柄,两旁有摇身,摇之以击鼓发声。《世本》云:“以桴击之曰鼓,以手摇之曰鼗。”演奏时,与鼓并用。雷鼗为大小三鼓穿于一柄,与雷鼓同奏; 路鼗为大小二鼓穿于一柄,与路鼓同奏; 灵鼗则为四鼓,与灵鼓同奏。奏乐之时,多先奏鼗,继之以鼓,然后各种乐器依拍节演奏。曲终,亦击鼗、鼓一通。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