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纣,封吕尚于今山东临淄,其封地称齐。自共和 (公元前841年) 起历武公、厉公、文公、成公、庄公、釐公、襄公、桓公、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顷公、灵公、庄公、景公、晏孺子、悼公、简公、平公、宣公、康公22侯王,及悼子、和子、齐侯剡、恒公、威王、宣王、湣王、襄王、齐王建9侯王,共31侯王620年。至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

齐?—1197

金将领。宗室。本名扫合,穆宗盈歌曾孙,宁州刺史胡八鲁之子。大定中,以族次充司属司将军,授同知复州军州事,累迁刑部员外郎。建言:禁围猎,令民耕种。章宗即位,改户部员外郎,出为磁州刺史。政绩卓著。明昌三年(1192年),为兖王傅。四年,授山东东、西路副统军,兼同知益都府事,转彰化军节度使。六年,为利涉军节度使。为上京留守。承安二年(1197年)辞官。与丞相完颜承晖齐名。

先秦时期诸侯国名。姜姓,吕氏。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开国君主是吕尚。建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内修政治,外争霸权,国力雄强,成为首霸之国。齐灵公在位时期,前567年,灭莱国,势力扩展到山东东部。疆域有今山东偏北大部,兼河北东南部,东临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春秋末年,君权逐渐被大臣陈氏 (即田氏) 篡夺。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田和传三代至齐威王,改革内政,国富兵强。前341年,齐威王任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师,于马陵 (今山东范县西南) 大败劲敌魏国,再次称王,成为 “战国七雄”之一。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而尊齐湣王为东帝。两年后,齐湣王灭宋,国势大增。前284年,燕将乐毅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之兵伐齐,结果连拔齐70多城,尽管后来又被齐将田单收复,但从此国力大损,无法与强秦抗衡了。前221年,秦将王贲自燕乘胜攻齐,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攻破齐国,俘虏了齐王建,齐亡。


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逸周书·谥法》曰: “执心克庄曰齐,辅轻供就曰齐。”郑樵《通志·谥略》把“齐”列为上谥。

❶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东北部。始受封君主为姜尚(因封于吕,又称吕尚),都于营丘(今临淄北)。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富国强兵,成为霸主。公元前567年,齐灵公将疆土扩到山东半岛,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关(今临朐沂水界上)和泰山,北到无棣一带。后来崔、庆、栾、高等卿大夫争权,相继灭亡,君权归田氏。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不久齐威王即位,任用邹忌,变法改革,国力强盛,后起用军事家孙膑,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击败魏国,开始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此后作为东方霸主与秦国长期对峙。公元前284年各国联合攻齐,齐被燕将乐毅攻破,从此日趋衰落,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
❷地区名。今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为战国时齐地,汉以后仍沿称为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