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齐桓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24 齐桓公?—前643春秋时期齐国君。姜姓,名小白。齐襄公弟。前685—前643年在位。初,襄公被杀,由莒回国争得政权,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富兵强。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助燕打败北戎,营救邢、卫二国,制止了戎狄对中原的进攻;联合中原各诸侯国,进攻蔡、楚,与楚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安定东周王室内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著名的“五霸”之首。姜姓,名小白。齐襄公之弟。前685—前643在位。襄公被杀后,从莒回国取得政权,任用管仲等得力大臣进行改革,国力大强。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帮助燕国击退北戎;营救邢、卫两国,制止戎狄对中原进犯;联合诸侯国进攻蔡、楚,和楚国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安定东周王室内乱,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 齐桓公? —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其兄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❶姜齐桓公(?—前643),春秋时齐国君,政治家,五霸之首。名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襄公被杀后,与公子纠兄弟争位,曾被管仲※射中带钩。既立为君,不忌前仇,厚礼以迎管仲,任之为相。内修齐政,设轻重之法,兴鱼盐之利,赡贫穷,禄贤能,使齐国力日强;外尊周室,攘夷狄,立信誉,伐无礼,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一代显赫之霸主。然晚年骄淫,管仲死,未纳其临终之谏,任竖刁、易牙、开方为政、霸业遂衰,死后五子争立,竟至尸虫流出于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