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龙文鞭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龙文鞭影

蒙学课本。原名《蒙养故事》,又称《训蒙四字经》。明萧良有纂辑,夏广文为之作注。《鞭影》四卷,经杨臣诤增订,更名《龙文鞭影》,即取“龙文,良马也,见鞭即疾驰,不俟驱策”之义。喻学童读之,如良马之日进千里。清末又经李恩绶校补。另有清人李晖吉、徐灒续辑二卷,目前刊行者为合刊之本。萧良有(明万历间人),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今属湖北)人。万历庚辰(1580)进士及第,官国子监祭酒。刚直不阿,恪守职责,见称于世。杨臣诤(生卒年不详),字古度。龙眠(今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李恩绶(1835—1911),字丹叔,号讷盦。江苏丹徒人。著《讷盦类稿》等,中有《蒙求考》一文,显示关注童蒙读物。注者夏广文生平待考。李晖吉(生卒年不详),字子良;徐灒(生卒年不详),字兰畦,均番禺人。
此书继承唐代李瀚《蒙求》而加以发展扩充。编纂宗旨在于向童蒙宣扬修身、齐家、治国之教,褒贬忠邪,辨正是非。兼以播述传统文化知识。在内容方面,《鞭影》继《蒙求》收录古代人物掌故六百余,增而逾一千,合《二集》则达两千左右之数。按其取撷来源,为经史子集,旁及笔记说部。上自尧舜,下迄明代,凡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以及九流三教等人和事,兼收并蓄。涉面甚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无所不包。如语书法,则如“篆推史籀,隶善锺繇”,“会书张旭,善画王维”,“书成凤尾,画点龙睛”。虽属片段引述,却从悠久的历史、广泛的社会生活面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常识,引起读者进而研究的兴趣。在形式方面,正文两句均为四言,每句叙一故实,双句叶韵,对仗工整。涉及文学,则如“刘诗瓿覆,韩文鼎扛”,“薛笺成彩,江笔生花”,“左思三赋,程颐四箴”。注用散文,介绍人物故事本末。此书是古代韵语训蒙读本之最,流传广泛。
《龙文鞭影》历来刊本数量较多,影响普及。先于李恩绶校补本,尚有文奎堂《龙文鞭影》(不附《二集》)单行本,分上下卷二册。注音者来集之,字元成,萧山人。崇祯庚辰(1640)进士。著有《读易隅通》、《倘湖樵书》等。《龙文鞭影》续书,除李晖吉、徐灒所辑者外,尚有贺鸣鸾《续龙文鞭影》,同治辛未(1871)本三卷,九百余句。正文以上、去、入三声押韵,以韵分卷,但此本流传不及合刊本之广。
《鞭影》合刊本,有1987年岳麓书社刊行本,中国展望出版社《龙文鞭影新释》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祚唐《龙文鞭影》校点本,1991年三秦出版社梓行之《白活龙文鞭影》本。

《龙文鞭影》Longwen bianying

古代童蒙教材之一,属韵语读物掌故类,原名《养蒙故事》。明人肖良友著,夏广文注。随后杨臣诤认为肖著太简略,夏注有错误,于是大加补充订正,改名为《龙文鞭影》,龙文,良马也,见鞭影而疾驰,不俟驱策;书取其名,喻可使受教育才能迅速掌握知识。清末李恩绶又校补一次。清人李晖吉、徐潜仿《龙文鞭影》体例,合编《龙文鞭影二集》。现在见到的多是杨臣诤、李恩绶先后补校本和李、徐二集在一起的版本,开编语为“龙文鞭影,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经书暇日。”全书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自然知识和历史神话故事。均为四言韵文,按韵部编排,流畅顺口。材料多来自古代神话小说《搜神记》、《世说》诸书。

龙文鞭影

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明代肖良友始编《蒙养故事》,杨臣诤增订,分上下卷,改名《龙文鞭影》,取自“龙文,良马也,见鞭则疾弛,不俟驱策。”,喻可迅速掌握知识。后有李晖吉等续编《龙文鞭影二集》两卷。均为四言韵文。包括自然知识和历史典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