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文鞭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龙文鞭影蒙学课本。原名《蒙养故事》,又称《训蒙四字经》。明萧良有纂辑,夏广文为之作注。《鞭影》四卷,经杨臣诤增订,更名《龙文鞭影》,即取“龙文,良马也,见鞭即疾驰,不俟驱策”之义。喻学童读之,如良马之日进千里。清末又经李恩绶校补。另有清人李晖吉、徐灒续辑二卷,目前刊行者为合刊之本。萧良有(明万历间人),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今属湖北)人。万历庚辰(1580)进士及第,官国子监祭酒。刚直不阿,恪守职责,见称于世。杨臣诤(生卒年不详),字古度。龙眠(今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李恩绶(1835—1911),字丹叔,号讷盦。江苏丹徒人。著《讷盦类稿》等,中有《蒙求考》一文,显示关注童蒙读物。注者夏广文生平待考。李晖吉(生卒年不详),字子良;徐灒(生卒年不详),字兰畦,均番禺人。 《龙文鞭影》Longwen bianying古代童蒙教材之一,属韵语读物掌故类,原名《养蒙故事》。明人肖良友著,夏广文注。随后杨臣诤认为肖著太简略,夏注有错误,于是大加补充订正,改名为《龙文鞭影》,龙文,良马也,见鞭影而疾驰,不俟驱策;书取其名,喻可使受教育才能迅速掌握知识。清末李恩绶又校补一次。清人李晖吉、徐潜仿《龙文鞭影》体例,合编《龙文鞭影二集》。现在见到的多是杨臣诤、李恩绶先后补校本和李、徐二集在一起的版本,开编语为“龙文鞭影,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经书暇日。”全书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自然知识和历史神话故事。均为四言韵文,按韵部编排,流畅顺口。材料多来自古代神话小说《搜神记》、《世说》诸书。 龙文鞭影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明代肖良友始编《蒙养故事》,杨臣诤增订,分上下卷,改名《龙文鞭影》,取自“龙文,良马也,见鞭则疾弛,不俟驱策。”,喻可迅速掌握知识。后有李晖吉等续编《龙文鞭影二集》两卷。均为四言韵文。包括自然知识和历史典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