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龙胆龙胆根含丰富的龙胆苦甙及葡萄糖、龙胆糖等成分,入中药,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能。主治肝胆湿热、目赤头晕、耳聋耳肿、肋痛口苦、惊痫抽搐、湿热疮毒等症,并有发汗、祛风、止泻及治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功效。此外,亦可制兽药,治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充血性炎症等。制农药,可作杀菌、杀虫剂。 龙胆rough gentianGentiana scabra Bunge,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向阳山坡草地、灌丛中或山顶草丛中。中国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各地均有分布;也见于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具根茎。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萼筒钟状;花冠蓝紫色,组成顶生聚伞花序。蒴果。种子多数,边缘具翅。花果期9~11月。根及根茎入药,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根主含龙胆苦苷,可作健胃剂。 龙胆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多数须根簇生,淡黄色。茎直立。叶对生。花着生于顶端叶腋,蓝紫色。果卵圆形。种子多数。阿勒泰等地有分布。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能。药用根。主治目赤肿痛、急性肝炎、小儿肺炎、急性泌尿道感染、痢疾、胃炎、痔疮、疮痈、烫火伤等病症。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