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以保护和增殖耕畜为主的阶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以保护和增殖耕畜为主的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安徽开展了以保护耕畜为中心的畜牧工作。“一五”期间,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耕畜作为生产资料作价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多数地方贯彻“自愿互利,合理作价”原则,耕畜稍有增殖。1953年末,全省耕畜存栏284.53万头。1954年,安徽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畜牧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灾区各级政府,及时组织动员群众就地挖掘饲草来源,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移草就牛”和“移牛就草”工作。1956年初,开始提倡推广青贮饲料,解决耕畜饲草问题,沿淮和淮北地区多年来耕畜越冬缺草局面开始缓解。1957年末,全省耕畜存栏261.4万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