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农户投资机制形成及投资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农户投资机制形成及投资额

安徽农村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随着农户作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地位的确立和依靠自身积累发展生产能力的逐步增强,农户相应成为农业经济活动的主体。随着农村多元化投资新格局的逐步建立,农户又成为农村投资的主体。广大农民为了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对生产的投资逐年增加,初步形成了内在的投资机制。1980年,农户人均生产性投资27.75元,1985年增加到147.98元,1994年达到480.28元。1994年与1985年相比,农户人均生产性投资增加332.3元,平均每年增加36.92元,增长2.24倍,年平均增长13.9%。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03.79元,增长1.63倍,年平均增长11.4%。9年中农户每增加1元生产投资,生产性纯收入增加1.72元。生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与此同时,农户的生产性固定资产积累增加,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得到增强。1994年,全省农民人均占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为507.93元,比1985年增加369.3元,增长2.66倍。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各种类型拖拉机13.2台、机动脱粒机9.5台、胶轮车49.8辆、抽水机3台、水泵13.1台,役畜38.1头、商品畜29.8头。农民家庭生产装备的增多,为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物质基础。农民人均生产性投资情况见表2-2-11。

表2-2-11 农民人均生产性投资情况单位: 元
年份人 均
总收入
人均生产
性投资
总 额
(1) 生产
费用支出
其中: 种
植业费用
支出
(2) 购置
生产性固
定资产
1980220.8427.7527.756.2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319.26
302.59
428.88
451.68
517.32
575.67
637.77
749.19
828.58
837.26
723.16
897.60
1 107.35
1 522.04
53.24
40.83
116.66
113.45
147.98
161.11
189.66
233.12
273.38
248.57
225.56
252.34
340.06
480.28
39.04
27.78
97.68
102.29
127.99
142.95
164.76
213.06
253.74
231.59
211.71
238.71
316.58
444.30
14.59
4.37
64.89
66.43
73.56
87.01
102.07
127.82
154.79
150.99
129.82
142.99
190.46
261.42
14.20
13.05
18.98
11.16
19.99
18.16
24.90
20.06
19.64
16.98
13.85
13.63
23.48
35.98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