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农村人口增长的特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农村人口增长的特点

总量持续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农村人口从1949年的2206万人增加到1992年的5 512. 53万人,43年共增加3 306.5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6. 9万人,年递增2.1%。其中1949—1978年的29年增加2099. 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2. 41万人,年递增2. 3%; 1979—1992年的14年共增加1206. 6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86.19万人,年递增1.8%。这两个阶段增长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7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自80年代开始,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知识分子家属“农转非”,而这些“农转非”人口大部分进入县城以上城镇居住;另外,改革开放后,华侨众多地区的一部分农民出境定居。受以上因素影响,使改革开放14年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慢于1949—1978年的29年。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且相对稳定。43年来,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基本维持在80%—87%之间。
农业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大。1965年以前几乎全部是农业人口;1965年以后,乡镇的非农业人口有所增加,但十分缓慢,到1982年以前农业人口一直占95%以上;1983年以后,随着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加快,1992年,乡镇非农业人口增加到750万人,但农业人口仍占农村人口的86.4%。见农村人口及比重表:

主要年份农村人口及比重

单位: 万人

年份全省总人口乡镇人口其中:乡镇
农业人口
乡镇人口占全
省总人口%
农业人口占
乡镇人口%
1949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2
2 787.72
2 910.45
3 301.79
3 575.38
3 865.51
4 382.21
4 858.48
5 064.15
5 227.67
5 655.59
6 246.32
6 463
2 206
2 426.4
2 679.4
2 909.6
3 137.6
3 811.3
4 154.6
4 305.8
4 419.8
4 778.3
5 241.91
5 512.53
2 205.3
2 425.7
2 678.6
2 908.7
3 136.9
3 629.8
4 004.4
4 136.5
4 217.5
4 370.9
4 700.52
4 762.76
79.13
83.36
81.15
81.38
81.36
86.97
85.51
85.03
84.55
84.49
83.92
85.29
99.97
99.97
99.97
99.97
99.97
95.24
96.38
96.07
95.42
91.47
89.67
86.40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