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 地表水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 地表水量

1.地表水变化过程。天津市地处海河流域尾闾,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历史上,除南运河汛期有部分洪水直接泄入渤海外,其余均经天津市入海,水量十分丰富。1950—1959年平均每年经天津市入海的水量为145.47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入海量223亿立方米的65%。1958年流域开始大规模开发治理,开挖南大排水河,使黑龙港水系的一部分水直接入海。在流域内兴建了众多的大、中、小型拦蓄水工程,直接拦蓄山区洪水,使1960—1964年的年平均入海量降到80.9亿立方米,为1950—1959年的年均入海量的56%,从此不得不从密云、岗南、王快、西大洋水库调水,以解决工需民用。1964年根治海河工程的兴建,使南运河及子牙河的洪水几乎全部直接入海。大清河北支的可利用水资源全部截入白洋淀,这样1970—1979年间通过天津市的年平均入海水量减少到45.14亿立方米,若扣去1977年和1979年两个丰水年,则平均只有31.3亿立方米入海量,只占1950—1959年的22%,其中1972年、1975年和1980—1982年,除蓟运河外,海河上游几乎没有来水,天津市多次出现水源危机。1980—1989年年平均入海量只有9.85亿立方米,只占1950—1959年的7%。各河入海量见表1-3-1。

表1-3-1 天津市入海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

年代潮白蓟运河永定金钟河海河干流独流减河子牙新河北排水河青静黄排水河合计
1950—1989年
1950—1959年
66.97
27.59
29.87
18.41
128.40
72.97
43.23
26.10
8.142.052.31
0.40
280.97
145.47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14.45
19.89
5.04
3.10
5.80
2.56
43.65
10.08
1.70
13.01
4.05
0.07
4.68
3.25
0.21
0.71
1.33
0.01
0.91
0.74
0.26
80.51
45.14
9.85


2.径流量。天津市的地表水资源量主要取决于降水,不仅与本市降水丰、枯有关,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河、滦河全流域降水流入天津市的入境水量。
(1)自有水量。全市地表水资源包括: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其多年平均值为9.86亿立方米,50%、75%、95%频率分别为8.70亿、5.50亿和2.50亿立方米。上游入境水量,多年平均值为18.74亿立方,50%、75%、95%频率分别为14.60亿、7.28亿和2.45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由当地地表水资源、上游入境水量两部分组成,均值为28.60亿立方米,频率50%、70%、95%分别为23.30亿、12.78亿和4.95亿立方米。
(2)外调水量。天津市在干旱缺水的年代,即自1965年开始从密云水库调水,1971—1981年调水19.4亿立方米; 1972年、1973年、1975年、1981年、1982年五年从黄河共调水17.84亿立方米,保证了天津市人民生活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 1981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并于1983年9月建成通水。当潘家口水库调节水量为19.5亿立方米、保证率75%时,分配给天津市水量为10亿立方米; 保证率95%时,按50%分水,分配给天津水量为5.15亿立方米; 扣除沿线输水损失到达市区净水量保证率为75%时,为7.5亿立方米; 保证率为95%时,为4.13亿立方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