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封建地租剥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封建地租剥削据1934年调查,江苏平均每亩租田年租金为5.6元,为收获量的37%,租额为地价的12.8%。在地租中,59%是实物地租,每亩租粮75公斤以上,地租率50%以上;41%是货币地租,每亩租金3.8元,地租率30%以上。抗日战争结束后,由于通货膨胀,地主为了保证高额地租,各地都恢复了实物地租。苏北的南通、如皋、淮安、高邮一带,地主采用“包租制”形式剥削农民。农民耕地主1亩田,要交租粮75公斤。海门的地主苛刻地采用“包三担”榨取农民,农民种地主1亩田,一年要交1担(50公斤)棉花,1担麦子,1担黄豆给地主。苏南“定额租”较普遍,“丰年不增,荒年不减”,每亩租1石(75公斤)左右,最高的有1石5斗。还有“租佃权”制度,农民有田面权,地主有田底权,但每年农民要交租给地主7斗左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