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

1.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农业区划是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发展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发展农业生产, 建立科学管理, 实现农业现代化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宏观基础研究项目。农业区划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紧密联系着。湖南省最早开展的农业资源调查要算气象观测。1909年长沙、岳阳海关分别设置了测候站, 进行气候观测, 观测工作到1938年停止。1936—1942年先后在长沙、常德、衡阳、郴县、邵阳、南岳、芷江、沅陵、零陵、茶陵等地设立了测候所, 因日军入侵, 大部分所停止观测工作。其次, 在稻种资源方面, 湖南省农事试验场皮兆麟先生1922年根据调查研究, 发表了《稻的原产地考证》论文, 第一次论证了中国是稻的原产地, 指出 “日本之稻, 实由中国输入”。再次, 在土地资源调查方面,1934—1935年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沙、湘潭、湘乡和衡山等地作了部分土壤调查。
2.农业区划工作
。湖南省的农业区划工作已有60年的历史。最早的可见于胡仲紫先生1938年《湖南稻种改良刍议》一文。他在文中把湖南稻区分成“垸田稻区”、“双季稻区”、“稻豆二熟稻区” 和 “山谷稻区”, 并提出 “分区设场 (稻场)” 的建议。1941年又组织了 “稻作区域试验”, 并先后成立了长沙、衡阳、邵阳、常德和芷江五稻场, 使上述建议付诸实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