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书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书牍shudu

古代书信体文章的总称。书最初兼指各类信件,后来专指私人间往还的信函,而将臣下向君王进言的文章称为“上书”、“表奏”等。书最早写于竹简、木片或绢帛之上,故又称简、笺、札、牍或帖;因用于书写的木简或绢帛长一尺左右,又有尺牍、尺素之称。先秦时已有称作“书”的作品,如《左传》所载《郑子家与赵宣子书》、《子产与范宣子书》等,实为列国大夫间的外交辞令,具有公牍文的性质;又如战国时有《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仍属奏疏之体。现存最早的用于私人间相互交往的信件见于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是传世的名作。书牍虽属应用文范围,但具有内容广泛,体式灵活,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的特点,容易流露真挚感情与个性,因而成为古代散文中的一种重要样式。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作者在书牍中铺采骋词,精心创作,大大提高了这一文体的文学性,如曹丕《与吴质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吴均《与宋元思书》等,均为名篇佳作。唐宋古文运动解放了文体,很多古文家用书牍议政论学、抒怀叙事,使这一文体更富于表现力,多有名作传世。晚明小品文盛行之际,不少小品文作家长于尺牍,其作品短小灵活,自由挥洒,不拘一格,是意趣盎然的小品文佳作。

书牍

古代书信体文章的总称。“书”最初兼指各类信件,后来专指私人间往返的信函,而将臣下向君王进言的各种文章称为“上书”、“表奏”等。最早的“书”都是写在竹简、木片或绢帛之上,故又称简、笺、札、牍或帖; 因用于书写的木简或绢帛长一尺左右,又有尺牍、尺素之称。先秦时已有称作“书”的作品,如《左传》 中所载的 《郑子家与赵宣子书》、《子产与范宣子书》等,实为列国大夫间的外交辞令,具有公牍文的性质; 又如战国时有的《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的《谏逐客书》,都属于奏疏之体。书牍虽属应用文范围,但具有内容广泛,体式灵活,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的特点,容易流露感情与个性。

书牍

古代文体名称。书就是指书信。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好友之间来往信札,都称书。牍,指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简。书牍就是书信简牍之类的通称。其中包括书、启、笺、移、牍、简、札、帖等。历来的书牍内容以尽言达情为上,理直情真,不加粉饰,是其共同特点。

书牍

文体名。书信、简牍之通称。《史记·匈奴传》:“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书牍产生于春秋时期,汉代弃公文之用而专为个人所用。如司马迁《报任安书》。魏晋南北朝,嵇康、陈琳以书信擅名。唐宋时书牍多政治、学术价值,如韩愈《答李翊书》、白居易《与元九书》。明清时代,复为应酬之作。其格式为:开头有称谓及敬辞,正文为书信宗旨,结尾敬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