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产品加工及水产冷藏
天津市水产品加工,在50年代及其以前,都是采用冰藏、腌制、盐渍或干制等传统的方法,产量低下。到1957年,全市加工鱼池276个,可处理鱼货2 134吨。
进入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水产品加工迅速发展。❶传统的腌制和酿制曾一度迅速发展,1971年盐制品5 067.5吨,干制品941.94吨,后因冷藏业的发展而逐年减少,到1990年,盐、干制品仅10吨。
❷从手工制做鱼丸子、鱼香肠、鱼肉松、熟虾、贝、蟹等熟制品,发展到采用新技术,开发系列产品,如虾味素、鱼糜制品、鱼肉饺子、鱼片、低质贝类加工食品、保健食品和冷冻小包装等,并与外商合资建立了水产品加工食品出口和来料加工业务。到1995年全市水产工业总产值达10 149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
❸水产品的综合利用,利用低质鱼虾和水产品下脚料生产鱼胶、鱼粉、贝类粉、电石、精氨酸盐和从海带中提取甘露醇、利用鱼皮提取L-脯氨酸等用于印染、医药、化工制革和饲料。
❹冷冻、冷藏业大发展,到1995年先后建成冷库35座,速冻能力617吨/日,冷藏能力38 310吨/次,制冰能力902吨/日,人造冰产量55 923吨。并从日本购进两艘共载重近6 000吨的冷藏运输船,改善了海上冷冻、冷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