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自由购销体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自由购销体制1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营粮食商业尚未普遍建立, 粮食市场处于国营、合作社、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态。粮食购销实行自由经营、自由收购、自由交易。这一时期, 粮食购销工作的重点是保证城乡人民和军粮供应, 支援抗美援朝。自由购销时期, 全省收购粮食99.69亿公斤, 基本保证了经济恢复时期各方面的粮食需要。自由购销时期, 油料和粮食一样, 实行自由购销, 主要由中国油脂公司及其设在各省市县的分支机构经营, 并委托农村供销社代购。这个时期, 在国营经济领导下, 也允许私营工商业经营油料购销业务。这个时期的主要问题是, 粮食购销没有一个较为严格的政策和完整的方法, 私商贩运粮食、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的现象还未彻底杜绝。因此, 粮价不够稳定。存在秋贱春贵、谷贱伤农的状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