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领导班子建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一)领导班子建设1952年12月,省委关于农村建党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县、区委必须有意识地树立党支部的领导核心,抓紧对支书、支委的专门培训工作。1955年9月,全省第一次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座谈会提出,支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制度;要定期向全体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党员的监督;支委会按党章规定,半年或一年改选一次。人民公社时期,全省各地按规定,在公社成立党委,设正、副书记2~3人,委员9~13人或13~17人;大队成立支部委员会,凡7名党员以上的支部,成立支委会,凡3名正式党员以上、不足7名党员的支部,设正、副书记1~2人,不设支委;不足3名正式党员的,成立临时支部,设书记1名。1965年,按照党的组织条例,在全省认真开展了对党支部的检查工作,着重从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党课教育制度、组织生活制度以及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进行检查,并把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考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实和健全支部核心。 (一)领导班子建设团福建省委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村级团组织建设的基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❶加强县、乡两级团委领导班子建设,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注意配齐配强乡镇团委书记,全省963个乡镇全部配有专职团干部,共1385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