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书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书袋shūdài金大定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入朝时用于公服,退朝则悬于便服。其制为长方形,长七寸,阔二寸,厚半寸,质料有苎丝、皮革等,颜色有紫、黑、黄等区别,佩时各按品级。《金史·舆服志下》:“书袋之制,大定十六年,世宗以吏员与士民之服无别,潜入民间受赇鬻狱,有司不能检察,遂定悬书袋之制。省、枢密院令、译史用紫苎丝为之,台、六部、宗正、统军司、检察司以黑斜皮为之,寺、监、随朝诸局、并州县,并黄皮为之,各长七寸、阔二寸、厚半寸,并于束带上悬带,公退则悬于便服,违者所司纠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