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封湖育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封湖育鱼青海湖自1959年大规模开发至1979年4月的20年中, 一直没有保护渔业资源的机构和措施, 捕捞生产无计划管理, 使湖中湟鱼资源急剧减少。 特别是在湟鱼产卵场长期滥捕, 产卵亲鱼大量被捕杀, 资源增殖遭受严重破坏, 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个体越来越小。 1979年10月, 《水产资源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后, 对青海湖湟鱼资源采取了保护措施, 并连续两年实行冬季禁渔, 严格保护湟鱼产卵场。但因青海湖区范围大, 管理人员少, 偷捕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 1984年11月至1985年2月, 到青海湖捕鱼的个体生产者超过万人, 造成湖区生产秩序混乱, 不得不派武警部队到湖区维持秩序, 清理非法捕捞人员。 1985年夏季, 产卵场和禁渔区的偷捕活动激增, 冬季滥捕冰鱼问题严重, 湟鱼资源状况继续恶化。 青海省农林厅经过调查、 论证, 于1986年9月向青海省人民政府提出 《关于青海湖实行封湖育鱼的申请报告》, 同年11月, 青海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对青海湖封湖育鱼三年的决定, 由青海省水产局组织实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