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3年, 国营农场生产责任制继续朝着承包到组、到户、到劳的方向发展。全垦区参加承包的总人数达58.2万人, 占职工总数的95%。从承包形式看, 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麦豆生产, 一般实行机农联合承包, 部分实行机务单独承包或分车组承包。据2 251个生产队调查, 实行机农联合承包的有1 411个队, 占62.3%; 分组承包的有452个队, 占17.7%。在玉米、水稻、杂粮和甜菜作物上, 一般实行统种分管分收。在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方面, 普遍实行承包到组、到户、到劳。全垦区出现专业工人1.3万多人, 专业户2 851户。从承包的分配形式上看, 18个农场实行盈亏大包干, 占18.5%; 14个农场实行产量工资, 占14.4%; 65个农场实行浮动工资、超利分成, 占67.1%。由于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济责任制, 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据15个实行盈亏大包干的农场调查, 1982年共亏损2000万元, 1983年盈利1000多万元; 实行产量工资承包的14个农场,1982年亏损800万元, 1983年盈利2500万元。
落实承包责任制后, 全垦区共分离出多余劳动力6万多人, 开辟新的生产门路, 对发展多种经营起到推动作用。工交企业也实行多种经济责任制, 商业、服务业实行承包经济责任制,技术人员实行技术责任制。这些责任制的落实, 调动了积极性, 开始克服“铁饭碗” 和 “大锅饭” 的弊端。但是, 也出现讨价还价, 指标定得低、个人得大头现象, 以及承包形式不稳定, 1年1变。职工产生 “现得利” 的思想, 不重视长远利益, 忽视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等短期行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