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玉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玉米

垦区的玉米生产, 发展不平衡。在种植面积上, 由少到多, 又由多至少。在平均亩产上, 也由逐步上升, 继而逐步下降。主要原因: “以粮为纲”, 片面追求提高粮食亩产, 便多种玉米; 追求经营有利, 又少种玉米。亩产下降的原因, 主要是生产水平低, 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一定差距, 至今尚未培育出理想的适应自然条件的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栽培技术水平低, 机械作业水平不高, 田间管理和收获的机械装备尚未完全解决。
尽管如此, 也曾出现过大面积高产纪录: 曙光农场在1974—1976年, 3年连续创玉米栽培亩产300公斤纪录;八五三农场1976年种植的1万公顷玉米,平均亩产351公斤。红兴隆管理局科研所进行的玉米栽培高产技术研究, 自1978—1984年的7年间, 从育种、栽培、施肥、管理等方面, 综合应用高产技术措施, 年平均亩产稳定在400~500公斤, 1985年通过鉴定, 评为三江平原的先进水平。1983年, 垦区引进西德的木梃、浮尔拉优良品种, 在北安、九三地区试种, 亩产突破500公斤。1949—1985年, 全区共生产玉米676.5万吨, 占粮豆总产量的13.7%; 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1%, 平均亩产138公斤, 比粮豆亩产总平均91公斤高50%。1990年全垦区玉米总产量达44.5万吨, 占粮豆总产量的10.3%, 平均亩产243公斤, 比粮豆亩产总平均188公斤高29%。1995年全区共种玉米17万公顷, 平均亩产381.2公斤,比1994年提高79.7公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