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 科教兴农步伐加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 科教兴农步伐加快“八五”期间,全市狠抓了“三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推进了农业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选育、引进新品种(系)50多个,组织主要农作物品种对比试验和大区示范六组,引进试验了18个特需蔬菜新品种。麦子精量播种、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棉花 “双膜栽培”、多种立体种植模式、棉铃虫的抗性研究和统防统治等新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已进入推广阶段。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0%以上;统一供种率近70%,其中“三杂”在95%以上,常规稻麦65%;棉花全部纯良化,“泗棉3号”已发展到140千公顷以上; 秦油二号杂交油菜扩大到46.67千公顷;全面普及了掖单杂交玉米、洪引一号大豆; 水稻、“三麦”、棉花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应用面积373.33千公顷,其中,水稻140千公顷,棉花100千公顷,“三麦”133.33千公顷;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推广到50千公顷,移栽地膜棉33.33千公顷。测土配方施肥366.67千公顷,秸草还田567千公顷次,生化制剂应用600千公顷次。蔬菜保护地栽培18.67千公顷,其中,大中棚蔬菜12千公顷,日光能温室达2 250座。全市病虫综合防治覆盖率达90%左右,棉铃虫已基本得到控制,麦田无草害有6个县达标,滨海、响水达50%。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