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降水少且不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降水少且不均

青海省干旱区 (年降水量小于300毫米) 约占全省面积的43.2%;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300~450毫米) 约占全省面积的35.6%, 两者合计占全省总面积的78.8%, 干旱是青海主要的农牧业气象灾害。 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也极不均匀, 夏季 (6—8月) 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五至七成; 秋季 (9—11月) 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一至二成; 春季 (3—5月) 降水量, 占全年降水量不到二成; 冬季 (12—次年2月) 降水最少, 仅占年降水量的2%~3%。
为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在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人工增雨。青海省为黄河流域最大水源涵养区。 黄河在青海出境时的流量占黄河总流量的49.2%, 黄河上游为雨水补给型河流, 其流量的76%集中在汛期即5~10月份。但汛期降水量自80年代开始呈现出减少趋势,流量倾向率高达9.8立方米/秒/10年。 进入90年代后, 黄河上游流量减少速率十分明显, 1990—1996年间年平均流量较过去30多年的平均流量减少了23.4%。 为增加黄河上游地区的降水量, 增大黄河上游流量, 扼制龙羊峡等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下降的趋势, 缓解春旱。 进入90年代, 青海每年3—6月在黄河上游地区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