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个农业层次
浙江省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而重新组合,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异性。一般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气温大致下降0.45℃左右 (冬季0.42℃,夏季0.51℃),同时随着高度上升,雨量增加,土壤和植被也发生相应变化,这就使浙江省农林牧业的布局也具有比较稳定的分层特性。就全省而言,比较明显的有三个层次:
1. 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农业层。包括沿海平原和河谷平原。其特点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水热土的自然组合较好,有利于热量资源的充分利用,宜于多种作物生产,是粮、棉、麻、桑、糖、蔗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基地。这是浙江省主要的农业层。
2. 海拔50—350米的低丘农林过渡层。这一层大多为低丘缓坡地,小气候条件复杂,水热土等自然组合有宜农的地域,也有宜林的地域,是浙江省丘陵山地农业综合程度较高的一个层次。海拔350米这条线是连作稻的经济栽培高度,也是多年生喜温性经济林安全越冬的适生栽培高度。柑桔对越冬的温度条件要求较高,在浙中只适宜在海拔200米以下避风向阳的低丘山坡上种植。连作稻种植高度不宜超过海拔350米(浙南、浙北可各自上下推移100米左右)。蚕桑、乌桕、油桐也不宜超过这一高度。茶叶、毛竹在这一层分布最为集中。
3. 海拔350米以上的山地林业层。这一层由于山高坡陡,土层浅薄,热量条件受到限制。除山上平台宜发展耕作业外,一般以林业为主,其中的草山草坡则可根据资源情况,合理安排饲养数量适宜的食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