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农房建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农房建设1980年以来,全省农村有近650万户农家,新建、改建、扩建住房5.5亿平方米,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年农村建房总量的1.8倍,人均住宅面积达20平方米(含附属用房),基本实现了每人一间房的住房标准。农房结构也有较大改善,新建的住宅砖混、砖瓦结构的房屋约占60%,较富裕的农户还建起了别墅式的宅院。农房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质量,也有显著提高,特别是通过全省481个集镇和300多个新村建设的试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房的改造和发展,涌现出一批国内外都有影响的新兴先进村镇,如蒲江县大塘镇,邛崃县平乐镇,犍为县罗城镇和德阳县段家坝、新园村,温江县永宁新村等。与此同时,在农房建筑设计上,还把农房建设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既考虑为农民提供安全、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又要为农民提供发展家庭工副业的条件,使之具有双重功能,能够依靠庭院发展种养业和工副业。据调查,庭院经济搞得好的农户,其收入可占当年全家纯收入的1/3, 一般的可达年纯收入的25%左右。广大农民高兴地说:“要想富,房前屋后栽果树,鸡鸭鹅猪一大路,住得安逸又致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