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改变农村单一的公有制形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新格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改变农村单一的公有制形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新格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农村出现近三分之一的剩余劳动力,也有了一些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为了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发展,中共自治区委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允许农民的资金、技术、劳力合理流动;鼓励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组织新的经济联合体;支持有技术专长的生产能手,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各种专业性生产;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从而打破了城乡分割,农民只能种田务农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发展商品生产中,农民有了选择可以发挥自己专长的职业自由,促进从事种植业的大批剩余劳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改革开放14年,广西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力由94%下降到89%,下降5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力比例逐步提高。农村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性合作组织、农工商联合组织和合伙经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联合体等多种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途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