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改善服务条件
1978年后,农村摩托车邮路进一步发展,加快了邮件报刊的传递速度,减轻了乡邮人员的劳动强度。到1980年末,全省摩托车邮路日行程为1.99万公里,占农村邮路总行程的11.7%。
1980年以后,农村邮电代办所网点设置不断增加,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据1982年统计,浙江农村共有邮电局、所3 011处,其中代办所2 135处,平均服务半径为3.24公里,平均服务人口为1.17万人。代办所有四种类型:❶公社电话交换所兼办的计1 995处,占总数的93.44%;
❷生产大队办的,计29处,占总数的1.35%;
❸个人经办的,计85处,占总数的3.98%;
❹其它方面主办的,计27处,占总数的1.26%。全省农村还有邮票代售处5 667处,平均8个大队设1处,有信筒箱8 283只,平均5个大队设1只。
1982年,全省乡邮邮路有4 826条,其中步行的2 029条,占总数的42.04%; 自行车的2 679条,占总数的55.51%;摩托车的118条,占总数的2.45%。全省还有2个乡镇、877个大队、2.75万个生产队无法直投,采取由乡、村干部、学校师生和代销店接转。
在这期间,“亦工亦农”乡邮员继续起着重要作用,据1983年统计,全省“亦工亦农”投递员1 198人,占农村投递员总数的34%,承担农村投递路线3.60万公里,,占全省农村投递里程的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