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 文化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 文化馆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馆以扫除文盲、宣传党的政策为主,通过举办夜校识字班、放映幻灯、组织各类展览,黑板报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50年代中期,文化馆工作的重点是辅导农村剧团、帮助建立并开展俱乐部活动。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工作要为经济让路,农村大型文化活动基本停止。“四清”运动中,文化馆主要是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举办展览、宣传、演出,写、画村史、家史。“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馆人员被下放,工作停顿。70年代后,各区、县纷纷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人员以文化馆为主。文艺骨干文化馆曾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名义,组织演出及展览活动。每年要参加市里庆祝“五一”和“十一”大型游园活动。为完成这两大政治任务,忙于创作、排演,下基层参与活动时间很少。
改革开放以后,文化馆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六五”期间,14个区、县文化馆改、扩建为文化馆大楼,一般为3 000米左右。朝阳区文化馆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投资3 000万人民币,成为全市最大的文化馆。馆舍的改善,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各文化馆中,都设有音乐、戏剧、舞蹈的排练厅、室。还设有展览厅、美术、摄影室以及歌舞厅、游艺厅、健身房等,有较为现代化的灯光、音响的设备。文化馆以专业辅导人员为主体,配备各类文艺辅导教师,专业人员一般占全馆人员75%以上。
文化馆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从过去单纯的福利公益型转变为福利服务型的公众事业;从无偿服务变为部分有偿服务,弥补了国家经费的不足,增长了自身活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活动日益增多,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特点更为突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