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广播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广播1. 初创阶段 (1949—1952年)。1949年5月25日,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建立。1950年、1953年、1957年又相继建立了温州、宁波、舟山人民广播电台。人民广播事业创建初期,城乡人民收听工具极少,影响了广播的传播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省广播电台于1950年9月起,为各地培训了专职和兼职的收音员,并在全省所有的市县建立了收音站。浙江农村的广播事业就是在收音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0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广播工作的指示”,要求全省各地坚决贯彻新闻总署关于建立收音网的决定,迅速配置收音机,指定收音员,组织收听广播。到1952年7月,全省先后建立收音站413个,经常收听广播的有10多万人。1952年2月,省广播电台发起以增产节约为主要内容的“春节广播下乡宣传活动”,由县、区收音员背着收音机下乡巡回组织收听,有60多万农民接受了宣传教育。 表9-3-1 农村有线广播普及情况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