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 波折起伏时期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二) 波折起伏时期1958—1965年1958年以后,由于“大跃进”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经济出现了衰退,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由1957年的94.73元下降到1961年的75元。1962年与1957年相比,粮食人均消费下降10.5%,蔬菜下降9.3%,肉类下降58. 3%,蛋类下降17. 9%,鱼虾下降30.0%,棉布下降60.1% 。1963年以后,贯彻落实了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等一系列政策,生产下降局面得到扭转,农民生活水平提高。1963—1965年间,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61年的75元上升到1965年的133.41元,增长77. 9%。主要生活用品人均消费量,1965年与1957年相比,粮食消费达273. 90公斤,食用油1. 73公斤,肉类6.07公斤,家禽1.27公斤,蛋类1.95公斤,分别增长6.7%、24.5%、43.7%、1.35倍和74.4%,蔬菜和鱼虾减少36.6%和11.3% (表7-4-1)。 表7-4-1 1954—1965年农民人均主要食物消费量 单位: 公斤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