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 畜禽饲养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 畜禽饲养量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养猪积极性,畜牧业生产发展较顺利,至1957年,生猪年末存栏829. 56万头,比1949年翻了一番;大牲畜年末存栏169.46万头,比1949年增长15%; 羊、家禽、兔等也有大幅度提高。1958年畜牧业所有制发生变化,再加上粮食减产等原因,畜禽饲养量出现滑坡,至1961年,生猪年末存栏降至553.02万头,大牲畜降至134. 95万头。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重申“以公养私养并举”两条腿走路的养猪方针,并恢复了1957年扶持社员养猪的有关政策和办法,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当年底,家庭养猪比重提高到82.4%,生猪饲养量比1960年增长了52.4%。至1970年,生猪年存栏1 566.55万头,出栏肉猪突破1 000万头,达1 010.04万头。1973—1977年,养猪方针再次出现波动,养猪生产处于徘徊状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