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粮食商品率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五)粮食商品率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商品量不断增加,商品率明显提高。1996年,农业商品产值达278 648万元,比1987年的62 387万元增加了216 261万元,增长3.4倍,平均每年递增18.1%;农业商品率由1987年的39.2%提高到49.6%,提高10.4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和牧业商品率递增速度较快,比1987年分别提高11.7%和22.1个百分点。1950年,青海农业人口人均提供商品粮65千克,粮食商品率11.9%。50年代粮食商品率大幅度提高,1958—1960年实行高征购,粮食商品率超过40%。60~80年代,粮食商品率保持在20%上下。90年代下降到20%以下,1996年粮食商品率为14.7%,农业人口人均提供商品粮130.6千克。见表8-2-5。 表8-2-5 商品粮和商品率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