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低温与霜冻灾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六)低温与霜冻灾害

冷害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低温对作物的损害。因这种灾害在0℃以上,不易察觉,一旦作物形态特征有显著改变时减产已成定局,因此也叫“哑巴灾”。但冷害在山东发生的频率较低,新中国成立以来尚未出现。
霜冻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环境温度降到零下,引起作物霜冻灾害的现象。全省各地历年常有程度不同的霜冻危害发生,受灾面积一般在200万亩左右。1953年全省1 000多万亩小麦受害,平均减产20%—30%,约计损失小麦0.5亿公斤,滕县受害最重,50%的小麦茎叶枯萎。1954、1961、1987年小麦冻害都较严重。
根据历史上发生霜冻灾害的资料分析,山东省初、终霜期的主要规律是:初霜期10月20日,终霜期4月10日;初终霜期之间为170天;无霜期195天,年际标准差±22天,因地理原因可造成早晚差20天。山东省霜冻主要分布于临朐到济南一带和泰沂山脉两侧,鲁西南及半岛内陆也时有发生;鲁西北、鲁北和滨海地带发生冻害次数比较少,程度也较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