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六)养蜂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六)养蜂业福建养蜂历史悠久。南宋梁克家(晋江人氏)主修的《三山志》(1182年)中已有养蜂的记载。野生植物、荔枝、龙眼等蜜源种类繁多,有发展养蜂的良好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中期,受市场、病虫害以及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养蜂生产忽起忽落。1978年后,国有、集体养蜂场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市场,鼓励、扶持集体和家庭养蜂,养蜂业迅速发展。1981年,全省蜂群达24万箱,蜂蜜产量4 800吨、蜂王浆27.7吨,创历史最高水平。随后,由于外贸出口量大幅度下降影响,1995年全省蜂群降至20.17万箱。但养蜂水平有很大提高,全省蜂蜜产量5 700吨,平均每群蜂产蜜28.25公斤,比1981年分别提高44.72%和44.64%。蜂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种类逐年增多,以蜂蜜、蜂王浆、蜂花粉为原料生产的饮料(蜂蜜露)、药品(神蜂精、王浆晶)胶束等产品繁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