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农民耐用品消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农民耐用品消费

耐用消费品是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之一。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辽宁农民的家庭用品消费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档次由低到高,种类由单一向多样,需求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成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又一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多数农民家庭无力购置耐用物品。1957年农民人均用于生活用品的消费支出仅为6.54元,到1962年农民家庭才拥有少量的耐用消费品,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3.6辆,钟表3.9只,收音机5.2台。1978年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48.2辆,缝纫机42.6台,手表68.6只,收音机36.8台。
1980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新兴的家用电器及中高档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走进农民家庭,使农民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实现零的突破。1983年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98.6辆,缝纫机63.7台,手表129.5只,收音机73.6台,电视机16台,录音机2.2台,洗衣机1.5台。1985年以后,农民家庭的 “老四大件”拥有量基本饱和,耐用消费品消费开始转向以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和电风扇为主的 “新四大件”。1988年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视机66台,其中彩色电视机6.2台,收录机19.1台,洗衣机23.8台,电风扇5.3台。
进入90年代以来,“新四大件” 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富裕农民家庭开始把目光投向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过去农民家庭可望不可及的高档音响设备、录放像机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开始有人问津。据抽样调查,截至1996年末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43.8台,收录机32.6台,洗衣机53.5台,电风扇33.1台,电冰箱10.6台,摩托车9.1辆,与1990年相比,其拥有量分别增长3.4倍、49.2%、82.8%、3倍、6.7倍和4.5倍。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程控电话在农村得到推广,加快了农村信息的传播速度。电话走进农家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料,部分富裕起来的地区还涌现出了一批电话村、电话乡 (镇),使多年来农民坐在家里打电话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