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起步于1951年, 经过44年的努力,本着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原则, 加强了林业基础建设, 使全省森林培育、植树造林取得了很大进展, 对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很大作用。到1995年, 总投资达116 458.4万元, 其中, 国家投资23 866.5万元, 省级投资22 779.9万元, 地方自筹69 812万元。
1.种苗生产基础建设。黑龙江省, 省、市 (地)和重点采种县林木种子站于1990年恢复或建立。到1995年总投资达810万元, 其中国投90.00万元, 省投180万元, 地方自筹540万元。部分地市种子站的种子库、种子晒场、检验仪器等已有了一定的规模。
2.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到1995年全省已有部、省合建良种基地13处, 但大多数是50年代建设的人造林林场。通过培育人工林、种子试验林, 再经过疏伐、改造、定向培育而形成适宜采种的人工种子林。截止1995年末共投资3 917.4万元, 其中林业部投资667.9万元, 省投687.9万元, 地方配套2 661.6万元。建设了种子园防护措施。如输电、通讯线路、林道、作业坊、晒场、机具、灌溉设备、检验仪器等等。
3.苗圃建设。到1992年全省已建成地方国营苗圃79处, 总占地面积2 670公顷, 其中可育苗面积1 450公顷, 职工2 600人, 机械设备155台 (件)。
4.森林保护建设。到1995年共投资9 190万元,其中, 国家投资2 590万元, 省、地自筹6600万元。全省已建立木材检查站166处, 其中, 公路站158处, 水上站8处。但交通、通讯、森林防火基础建设、森林病虫害在防治检疫等设施还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