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节水灌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节水灌溉

广东虽雨量充沛,但降雨量在时间、地域和年际上差异较大。特别是粤西、粤东和粤北的丘陵地区,水资源短缺,并随着农业向旱地、坡地的开发利用而加剧了缺水的局面。广东节水灌溉从60年代中期开始。1964年首先在顺德县研制成功顺农64—2型喷灌机,进行了批量生产,应用于喷灌糖蔗、蚕桑等农作物。此后逐步在全省推广,1964年底,喷灌面积增加到1 667公顷。1978年以后,各地重视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喷灌在糖蔗、茶叶、水果、蔬菜、花卉等多种作物方面进行了较广泛的试验和推广,1981年喷灌面积发展到3013. 3公顷。在推广喷灌的同时,针对高旱地、丘陵地灌溉易渗漏的情况,推广防渗漏渠道节水灌溉技术,用三合土、水泥、浆砌石和预制件等,把中、小型的灌溉渠道建设成“三面光”,以达到水流顺畅,流量增加和减少渗漏。防渗漏渠道首先在茂名市广泛推开,1985年后在全省各市、县推广。1992年广东采用防渗漏灌溉面积达3526. 7公顷。经过80年代的节水灌溉实施:喷灌和滴灌比地面常规灌溉可节约用水40%—50%,而且可提高作物产量15%左右,实施防渗漏渠道灌溉可减少渗漏损失50%—90%。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