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财政支农周转金建立于1981年。它是财政支援农业生产的信用资金,有偿低息使用,定期收回,滚动使用。这项改革转变了财政支农资金无偿分配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也推动了财政支农资金向综合调控型、效益经营型转变,对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安徽财政支农周转金经过10多年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到1994年底,全省财政支农周转金基金已达6.4亿元。财政支农周转金主要来源是:各级财政当年预算安排和上年结转的各项支农资金的有偿使用部分;各级财政机动财力安排的各项支农资金的有偿使用部分;其他收入转作周转金基金的部分,农口企业退库资金中作为有偿使用部分;其他用于支农的有偿使用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的使用体现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农村集体组织、乡(镇)村集体企业、其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国营(有)农口企业单位和国营(有)农口事业单位。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财政支农周转金是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信用资金,是预算内支农资金的重要补充。山东省财政支农周转金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截止1990年底,全省累计发放支农周转金28.4亿元,其中用于支持国营农口企事业单位增强服务功能的资金8.5亿元,用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的资金19. 9亿元。这些资金的投入使用,对于山区、湖区、库区、沿海滩涂等区域综合开发, 对于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财政支农周转金

建立财政支农周转金是财政对支农资金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不仅增强了财政支农力量,而且引导农口单位参与流通,进入市场,发展产前、产中、产后农村系列化服务,培养了财源,提高了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自治区级的财政支农周转金于1978年建立,截至1995年底共有周转金基金4. 72亿元。全区累计发放支农周转金12. 18亿元,其中用于农口企业单位3.29亿元,农口事业单位3. 67亿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52亿元,农口联办企事业单位7 043万元。1980年以来全区财政支农周转金发放情况见表3-2-2。

表 3-2-2 财政支农周转金发放情况


单位: 万元

项目
年份
国营农
口企业
单 位
国营农
口事业
单 位
农村合
作经济
组 织
农口联
办企事
业单位
总计项目
年份
国营农
口企业
单 位
国营农
口事业
单 位
农村合
作经济
组 织
农口联
办企事
业单位
总计
合 计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32 828
733
650
-88
744
901
1 793
36 714
375
218
70
237
555
1 549
45 208
300
480
893
1 364
1 512
2 519
7 043121 793
1 408
1 348
875
2 345
2 968
5 861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3 049
3 856
4 727
3 335
-537
2 376
2 893
3 253
3 442
3 839
4 424
3 812
3 019
4 144
3 645
3 963
2 868
3 887
3 809
6 774
784
5 899
4 577
5 878
504
874
262
801
1 450
1 289
436
747
9 863
12 456
13 222
14 722
4 716
13 708
11 551
13 841
1986
1987
3 678
1 465
1 121
2 301
1 920
1 744
557
123
7 276
5 663


注:1978—1980年无分年发数,全部反映在1980年内;1982年生产建设兵团上划中央直管,原借周转金510万元亦随之上划; 1982国营农口企业发放424万元,扣除上划数510万元后为—88万元; 1992年国营农口企业、农村合作经济发放数剔除了1988—1991年农业综合开发有偿借款,国营农口企业发放数小于剔除数,所以出现负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