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𥡦种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25 𥡦种法

中国早在后魏时代就创始了𥡦种法。《齐民要术》中首先记载了小豆和大豆的𥡦种法。据宋代的辞书 《广韵》的解释: “不耕而种曰䎮”; 而古文字中“𥡦”和“䎮”又是相通的, 可见, 所谓“𥡦种法”也就是不耕而种,免耕播种的方法。当时的大豆或小豆之所以有采用“𥡦种法”的,是因为“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采用不耕而种,免耕播种的方法,就能避免大小豆贪青徒长的弊端。

𥡦种法method of sowing on uncultivatedland

不耕而种,即免耕播种的方法。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已有大豆和小豆实行𥡦种法的记述。当时大豆和小豆所以要实行𥡦种法,是因为大豆有“地不求熟”的特性,采用𥡦种法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如果不按照大豆的特性贸然采用翻耕法,就会导致“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的恶果。从此,中国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按照不同作物的特性,分别采用翻耕法和𥡦种法,从而形成了耕与不耕结合的合理轮耕制。明清时期,随着间作套种制的发展,不耕而种的免耕播种法成为南北方耕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整个耕作体系中形成了翻耕耙耢和免耕播种互相配合,耕与不耕结合,合理轮耕的耕作体系。

𥡦种法nontillage seeding

中国古代不耕而种的耕作方法。 在古文字中“𥡦”通“䎮”,“不耕而种曰䎮”(《广韵》)。《齐民要术》认为小豆或大豆之所以可以采用“𥡦种法”,是因为大豆有“地不求熟”的特性,如采用熟化土壤的翻耕法,会导致“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的恶果。这一耕作经验的总结,既贯彻了因作物耕作的原则,又为中国在土壤耕作上采行耕和不耕结合,翻耕和免耕结合的合理轮耕体系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