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17―18世纪的西方美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7―18世纪的西方美学分类:【文化精萃】 16世纪末到18世纪,欧洲美学出现了法国新古典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两大思潮。最后,两大思潮又融合为一,产生了充满战斗精神的启蒙主义美学,把美学推向一个高峰,美学从此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新古典主义与经验主义这两个思潮的产生是同哲学发展密切关联着的。当时自然科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要求解释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而反封建、反教会的阶级斗争则要求破除宗教神秘主义和批判经院哲学。这使哲学的研究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即回答人的认识能力、认识对象的产生和形成等问题。法国以笛卡尔R ? Descartes1596―1650为首,提出注重理性分析的唯理论,英国的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4)率先提出注重观察经验的经验论。美学直接受哲学的影响,研究方向也由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思考和对美的形式特征的观照,转向对人的审美感受力与鉴赏力的考察,回答美感产生的根源及心理特征。在法国,出现了以笛卡尔为先导,以布瓦洛(Boileau Despreaux 1636―1711)为代表的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在英国,产生了以霍布斯(ThomasHobbes 1588―1679)、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和博克(Edmund Burke 1729―1797)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美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