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妻多夫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妻多夫制

分类:【传统文化】

指一个女子同时和几个男子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是古代群婚习俗的一种遗留。其形式常因民族、地域的不同,表现出差异。通常的方式是兄弟共妻、朋友共妻、父子共妻三种形态。一般是依次同居,不联合共居,所生子女也依次各归其夫。旧时在中国西藏地区的藏族中曾存在过这种婚姻,如兄弟共妻由长子迎娶,然后兄弟相继加入婚姻关系,目的是为了家庭财产不致分散,这是婚姻习俗中的一种陋俗,现已革除。

一个女子同时与几个男子结成夫妻的婚姻形式。为群婚残余。主要流行于印度南部和中亚一带。其形式多为依次同居而非联合同居。所生子女或依次先后各归其夫, 或归母亲所指定的父亲。一妻多夫制一词最初由英国人类学家麦克林南提出, 并主张将其分为两种形式, 即西藏型(兄弟共妻)和印度型(丈夫间无血缘关系)。恩格斯认为仅存有西藏一种类型。产生的原因一说可能与原始人广泛流行杀死女婴的习俗有关,致使部落中男子过剩;一说可能与阶级社会中保护土地、财产不被分割有关。亦有认为系男子经常外出妻子须人照顾或婚后不能生育所致。

一妻多夫通常有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两种形式。解放前西藏某些地区残存着这种制度。其中以兄弟共妻为多,在社会上并不受歧视。其中又以藏族农业地区和贵族世家为多。贵族世家行兄弟共妻,是考虑到家爵位的承袭和财产的集中,分家则不利于保持家的地位。为了保持家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生活水平,财产不被分散,往往采取兄弟共妻形式。在西藏不少古老的家,已传家几十代,但没有一家同族,主要就是依靠兄弟共妻来维持人口数目的均衡,这除了保持财产和地位外,还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可免妯娌间的冲突造成兄弟不和。一般农民,则完全是为了减轻乌拉差役,和保持家庭劳动力等经济方面的原因,往往不分娶。这种家庭均以女性为中心,主妇自己住一间屋,多夫轮流与她同居,习惯次序为先长后幼,各夫听从主妇的安排。

旧时藏族中的一种婚姻形式。通常分为两种形式: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旧西藏兄弟共妻较为普遍,此俗在社会上并不受歧视。特别以藏族农业地区和贵族世家为多。贵族世家行兄弟共妻,主要是为了财产的集中和家庭爵位的承袭,因分家不利于保持家庭的社会地位。在西藏不少古老的家族,已传至几十代,他们主要是依靠兄弟共妻来维持人口数目的均衡,兄弟共妻除了有利于保持财产和地位外,还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避免妯娌间的冲突所造成的不和睦情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