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七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人说的“七星”,指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这本是一个印度或近东的概念,但它已在中国生根。中国人虽然早已知道七天为一星期,但是直到二十世纪采用公历之后,才开始使用它。 “七星”也指西方人所说的“北斗”,它们属于大熊星座。旧历七月初七时,月亮已由新月增大至半月,它是中国旧历年中的最大节日之一,它与妇女和姑娘们关系特别密切,并且与牛郎织女故事有关。 “七”是一个奇数,也是一个阳数。但在数字学中,它却是一个与女性相关联的“阴”元素,因为女性的发展节奏,正好以“七”为基数。女婴七个月时长第一颗牙齿,七岁时开始换牙。在十四岁(2×7)时,“阴路打开”(即月经初潮),在四十九岁(7×7)时进入绝经期。 与此相类似的是:男性的发展节律,据说是以“八”为基数的。 “七”在死人崇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做七”与人死后七日进入一个新阶段有关。在“做七”这段时间里,死者的灵魂逐渐与人间以及他的亲属分离。每一个七天都有特定的祭品与特殊的祭奠仪式,并且常有和尚参加念经超度。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全过程后,死者的灵魂才进入彼岸世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