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元里抗英斗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元里抗英斗争分类:【传统文化】 鸦片战争中广东人民的一次自发抗英战斗。道光二十一年(1841)5月《广州和约》订立后,激起了广东人民的武装反抗。5月29日晨,一小股英侵略军窜到广州城北五里的三元里一带奸淫抢劫,菜农韦绍光等群起抗击,打死英军数人。为防止英军报复,全村男女在村北三元里北帝庙集会,决定以庙中黑底白边的三星旗为“令旗”,大家立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表示了誓死抵抗的决心。随后又联络附近一百零三乡的群众,共同战斗。30日晨,数千义勇向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进攻。英军司令卧乌古率领一千多名侵略军冲出炮台。义勇诱敌至牛栏冈,早已埋伏好的近万人的群众队伍,立即发起猛攻。附近一百零三乡的数万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斯时也,重重叠叠,遍野漫山,已将夷兵困在垓心”(林福祥:《平海心筹》,《鸦片战争》第4册,第600页)。英军企图突围逃命,又被群众阻截成数段,双方展开肉搏战,击杀英少校毕霞,伤毙英军近五十名,还缴获大量战利品。下午四时,卧乌古率部下逃回四方炮台。三元里人民乘胜追击,包围了四方炮台。5月31日,广州附近佛山、番禺、南海、增城、花县等四百多乡义勇数万人赶来参加战斗,把四方炮台团团围困起来。英军派奸细混出重围,向广州官府求救。广东知府余保纯赶来对群众队伍施以恫吓、哄骗等手段,英国侵略军才得以撤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它向全世界昭示了侵略势力是永远灭亡不了中国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