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国兵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国兵制

分类:【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军事制度。三国时期兵役制度基本相同,均沿袭汉制,但也有变化,各种兵役制度同时并行,并且都形成了世兵制。士兵来源:①募,即从失去土地的流民中招募,士兵待遇很差,生活极苦,战多而死众,百姓非都自愿应募,大量名为募,实为强抓;另有许多豪强地主,率自己私兵部典归附军阀,也称应募,被称为“义兵”,为军阀军队的主力。②征,即超经济的征兵制,按户籍,依注册丁口的条件,适役者均征发为兵,与相对稳定的政治统治紧密相连。主要实行于曹魏。③收降,即收编敌军降兵以扩大军事实力,每战皆有,各国都用。④少数民族兵,各国治域之内皆交错杂居大量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多尚武,并世代居住于相当大的疆土,各国收编少数民族武装和壮丁,以壮大自己军事实力,扩展疆土、稳固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亦利于民族融合。⑤世兵制下的军户,亦称士家、兵家,单立户口,称士籍或兵籍,专服兵役,世代为兵。参见“世兵制”条。兵士训练与管理:①军纪,以曹魏约束最严,临战以擂鼓为号,一通鼓(330下为一通)作好战斗准备,二通鼓骑兵上马、步兵持械,按部、曲集结待命,三通鼓,依旗所向行动,违者由兵曹(监督官)向统帅汇报后处死;作战时,须保持阵形,积极互救,违者斩;严禁临阵脱逃,逃兵到家一日内,家属不报或拘捕,同罪处斩。蜀汉、孙吴大致相同。②士兵种类,不同自然状态和社会背景的士兵,分别编入中军、外军、州郡军,担负不同的任务,故又分陆军(步兵)、骑军(骑兵)、舟师(水兵)。各国军队都有不同期限的休假制度,每年约有两个月。③为确保驻防和粮草之需,各国均有屯田之制,分军屯与民屯,以曹魏规模最大,在营士兵在驻屯地区分班轮流垦种,且耕且守,耕战结合,自给军需,且有上缴;曹魏实行“人役、户居各在一方”的“错役”制度,士兵家属不随军,军户亦屯田,基本同于民屯;蜀汉屯田兵以原建制耕作,与当地农民杂错垦耕;孙吴军屯,士兵与家属一起耕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