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国演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国演义

分类:【文化精萃】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约创作于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林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及其它有关戏曲、轶事传说,经过综合熔裁,再创作而成。今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为最早,分24卷,240则。经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加以增删润饰,成为现在通行的124本。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本书用的文言浅近,结构宠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历史小说的著名作品。

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作。今所见最早刊本为明代嘉靖本,书名《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每卷10节,每节有一小目,为七言一句。后以多种版本广泛流传,并衍为120回。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120回本加以整理、修订,并撰写评语,书名《三国志演义》,成为流传最广的通行本。小说取材于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范晔《后汉书》、元代《全相三国志平话》,杂糅民间传说,经艺术加工和再创造而成,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终于王?楼船下东吴,生动地展示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斗争,暴露了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某些罪恶,反映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表现出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思想倾向。全书结构壮阔宏伟,严密而精细;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刘备、周瑜等四百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战争场面错综繁杂,惊心动魄;用浅近文言,简洁明快;不愧为我国历史小说中最优秀最流行之作品。但小说通过尊刘抑曹等描写,表现出较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作。最早版本为明嘉靖本,24卷240则;明末李卓吾批评本,把原来的240则合并成120回,不分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本又做了一些修改,使回目对偶工整,仍为120回,情节做了增删,文字加以润色,突出了拥刘抑曹倾向。毛本成为现在最流行的本子。小说叙写自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97年的历史故事,展示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以及在斗争中各色人物的活动。小说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描写,勾画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灾难生活和对于国家统一的愿望。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等艺术形象,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于战争的描写,作者展示了卓绝的艺术才能,构思宏伟,笔下千变万化,富于英雄史诗的激昂格调。作者成功地处理了历史与小说艺术的关系,处理了群众创作与文人创作的关系,为历史小说创作树立了典范,把我国小说艺术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小说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书中也表现出封建的正统思想。

传统评书。从张飞鞭打督都起,至三国归一统止。辽宁艺人袁阔成播讲,袁阔成、袁枫、李程整理,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袁本以新观点讲述此书,删去原书糟粕,对曹操的描写与旧本不同。是书在电台连播后,深受欢迎,获辽宁省人民政府文艺创作奖。另有袁本《赵子龙》,为 《三国》人物传之一,1988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17:32